欢迎访问【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】 今天是
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
您现在的位置:杂志首页 >> 往期目录 >> 正文
往期目录

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2020年03期

 浏览:20次
  • 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2020年03期

     理论研究

    基于SECI模型的高等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和方略(1)赵伯艳;郭燕珍
    个人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对高职院校学生云课堂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TAM模型(5)曹继娟;尚亚飞
    素质冰山理论视阈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(9)丁志健;潘乐
    我国高校学缘型人才团的误解与正解(12)王巧丽
   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研究(15)贺德辉
  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金持续发展对策研究(18)张钊
    教学革新
    变易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研究(21)陈雅莉
  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——以《饭店品牌文化建设》课程为例(23)吴琪
    技能竞赛引导下的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(26)李逢振
    “磨课”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及其应用探析——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(28)陈海松
  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(30)药丽霞;张胜广;王金萍
   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非会计专业《会计学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——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(33)吕程远
    基于第二课堂的商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(35)杜书英
    小学滚翻类技能“引导体验型”课观察报告(37)汤丽芬
    参考文献(39)
    教学革新
   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高职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创新研究(40)黄梦
   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(42)陈强;李苗;王新忠;刘灵勇
    探究技工院校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(44)蒋小娟
    课堂导入艺术在中职外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(46)董嘉颖
    基于“非标自动化”就业方向的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研究(48)李富强;杜边境;刘勇
  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可行性研究(50)宁一静;黄玉薇
    “区块链+高职旅游管理专业”的教学改革价值研究——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(52)张丽娜;李洋
    产教深度融合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(54)胡玉城
    基于SPOC的高职混合式教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(57)樊静
    基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(59)费洁娜
    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(61)崔康平;丁燕;崔敏姝
    教育信息化2.0背景下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与对策探究(63)张静静
  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研究——以天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为例(65)杨建功;路维;王邵臻;马艳梅
    高校计算机教改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探析(67)高星;曹丽君;耿清甲
    教育改革与发展
    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发展路径再思考——以郑州商学院为例(69)张方昕
   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学生“工匠精神”培育研究(72)张雯亭
    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分析(74)匡成铭;郑重;胡邦红;傅玮
    医学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(76)栾一飞
   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探究(78)赵雅妮;李海丰;刘婷;王家琪;国露露
    双创教育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——以百色学院为例(80)王娜
   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下外语院校外语继续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——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(83)何军
   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(85)张金霞;朱晓红
  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与创新对策探究(88)陈玲云
   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研究——以浙江省本科高校为例(90)贾铮;吴昕瑶
   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究(94)罗亚军;蔡俊清;刘娟
    赣南客家民间艺术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价值与应用探析(96)张文;谢娟
    新工科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(98)李锶;王子嘉
    来华本科留学生生源质量提升路径研究(100)童苏阳
   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(102)刘金银
  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探讨(104)马富春
    试论“1+X证书”制度下职业院校的“一优化·三改革”(106)金晓东;陈爱华
    基于协同理论的“竞标式团队协作”创新创业课堂设计研究(109)吴娟频;刘岱;崔涛
    模式探索
   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(111)王宝;何丹丹
    融合科技竞赛的林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(113)徐娟;朱平;侯英;刘祥义;张智羿;王潇悦;杨晓琴;李云仙
    基于服务经济发展的高校“日语+产业”人才培养模式探索(115)余耀;翟一溪
  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(117)盛虎;赵树源
   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“工匠精神”培育模式探索(119)赵春霞
    产教融合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(121)柳秋红
   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(123)杨冰;仲蓓鑫
    “四位一体”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研究(125)孟牒;王艳军;马贝贝;张俊杰;谢镇
    《旅游景点诗文鉴赏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(127)赵芳
  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(130)何睦邻;刘潇
    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(133)李雷
    基于建筑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合作教育模式研究——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(136)徐维臣
    职业技能大赛视觉下的工程测量专业“学训赛一体”人才培养模式研究(138)许镇楷
   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(141)李慧华
    “应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”的探索与应用——以信息工程学院为例(144)郭玉芝
   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(146)黄宛莹
    基于“智慧校园”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研究(148)郭志军
    就业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(150)匡敏;曲玲玲
   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构建研究(152)王碧熙
    “教学工厂”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(154)周胜奇
   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(156)朱文武
    创新方法
    “专业学位”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——以市政工程专业为例(158)余嵘;宋经华;陈希;郭英明;崔心水;李红玑
   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探析(160)于鹏
   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(162)张希;王瑜;张嬉
  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策略探索(164)李小亚
    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研究(166)吴媛媛
    民办高校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探究(168)谭虹
    精准扶贫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(170)杨小晗
   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(172)陈凤英
   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研究(174)王倩
    工匠精神视域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(176)何华智
   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实践探索——以普洱学院为例(178)李冰燕;李宛霖
    高校五维联动安全防范体系研究(180)沈晨辰
    思维导图在校企共教中的应用探索(182)谢芳
   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探索(184)徐国斌
    日语填充语的言语使用域研究——以「アノ」「エト」「マ」为例(186)牟玲
    创业实践
    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路径探析(188)申家字
    新时代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(190)陈凯
    教练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索(193)殷晓莉;苗文婷
   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家精神内涵新探——基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313份大学生创业问卷和五位创业校友访谈的实证研究(195)王嘉慧;欧雪银;文近渝;杨媚菊;黄洁琳;李诗雅;潘家欣;覃沛瑜;陈炳銮
    基于动画专业三维度、全覆盖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(197)刘刚
    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杂志经营发展规划(199)
    《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》征稿函(200)
     

    发布日期:2020-09-11